张瑜站在《庐山恋》的片场,穿着白衬衫,眼神里带着一股回国华侨的纠结劲儿,镜头一扫,全国观众的心都被她抓住了。1980年,这部电影火遍大江南北,票房数据吓人,1260万人次投票,硬是把她捧上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的宝座。她演的周筠,像是从海外飘回来的风,轻轻一吹,就让人忘不了。
那会儿的张瑜,简直是天选之女。1979年,导演本来想找刘晓庆,可她档期没空,张瑜试镜时把角色拿捏得死死的,导演一看,立马拍板。1981年,她更是一口气拿下金鸡奖、百花奖、文汇奖、政府奖,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一年四奖的演员。资源像流水一样涌来,澳洲访问团里她是代表,走到哪儿都是焦点,谁能想到这风光背后,人生会拐个大弯。
事业正红的时候,爱情也悄悄找上门。1984年,她拍《小金鱼》,副导演张建亚跟她聊剧本,俩人一拍即合。他喜欢她不只想当明星,还想钻研艺术;她看他死磕电影的劲头,觉得这人靠谱。几个月下来,俩人聊着聊着就走到了一起。1985年,上海的婚姻登记处,俩人低调领证,没办啥大婚礼,就请亲朋吃顿饭,简简单单。
为了这段感情,张瑜主动放慢事业脚步。片约堆成山,她推了不少,心甘情愿陪着张建亚。可她心里总有股子不安分,想去更大的世界看看。1986年,她收拾行李,飞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,学电影制作。临走前,她跟张建亚说好,靠书信和电话联系,俩人还憧憬着未来一起拍大片。
异地恋不好熬。张瑜在美国学剪辑、拍短片,日子过得紧巴巴;张建亚在国内拍戏,事业慢慢起飞。刚开始,信里还夹着电影票根、明信片,甜得不行。可时间一长,电话里没啥可聊的,沉默越来越多。1991年,张瑜寄来离婚协议,俩人和平分手,没吵没闹,就这么散了。她后来说,觉得婚姻成了空壳,继续下去没意思。
回国后,张瑜发现自己像是被时代甩下了车。1992年,她拖着箱子回到上海,街头全是张建亚新片的宣传海报。他那边风光无限,她却从云端跌到谷底。接点小角色,跑去台湾拍《青楼十二房》,淋着雨戏,混口饭吃。那段日子,她心情低落,家里外卖盒子堆成山,门都不想出。可人总得往前走,她咬牙转行,1995年去北京电影学院当客座讲师,教学生拆角色,讲《庐山恋》的拍摄故事。
这故事听着让人心里五味杂陈。张瑜和张建亚,一个追艺术,一个要家庭,各奔各的路,可那点旧情,总在心底晃荡。人生啊,就像拍电影,有高光也有低谷,关键看你怎么演下去。你说,她这辈子,是不是有点像没拍完的剧本?
华泰国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