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,主要由红2军团和红6军团进行合编而成。在提到红2军团时,自然而然会想到许多杰出的将领,其中包括贺炳炎、杨秀山、黄新廷、王尚荣、廖汉生等。而在这些杰出的人物之中,还有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将领,他就是卢冬生。
虽然卢冬生并不是桑植人,但从资历上来看,他依旧是一位在革命事业上表现突出的军事人才。在南昌起义期间,他一直紧随贺老总的身边,逐渐成为一名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。在他的早年生活中,卢冬生与著名将领陈赓相识密切,受到陈赓的熏陶后,他选择投身革命事业。在南昌起义的关键时刻,卢冬生与陈赓共同负责政治保卫工作,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。1928年,基于他勇敢机智的表现,上级决定让他担任交通员,负责护送周逸群、贺龙等人前往湘西北组织武装革命。
展开剩余64%随着贺老总来到桑植,他与周逸群等人一起发动群众,策划桑植起义,卢冬生被任命为军司令部手枪连的连长,负责保卫首长的安全。随着部队的不断发展和改编,他逐步晋升,调任作战部队,担任营长、团长和师长,参与了湘鄂西苏区的创建和保卫斗争。
到了1934年10月,卢冬生被任命为红2军团第4师的师长,积极参与开辟黔东及湘鄂川黔苏区。在部队转移过程中,他所指挥的4师始终处于前锋位置,肩负重任,表现出色。
然而在1937年,红二方面军主力改编为120师时,卢冬生被任命为358旅的旅长,却拒绝了这一任命,这是怎么回事呢?当年3月,部队正在进行系统的大规模教育和训练,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。就在这一过程中,红2方面军的第4师尝试实施反军阀主义和游击主义的试点,决定调派两位干部担任政委和副师长。
在干部会议上,卢冬生和其他几位将领如贺彪、黄新廷等人,公开指出这是军阀主义的表现。作为一名典型的军人,卢冬生的性格直率,他走上主席台,请求两位新调来的干部停下脚步。他也要求各团及直属队的负责人静默,表达了作为一支队伍的首领未能很好地带领大家的愧疚。他说道:“我现在就去总部找贺老总请求辞职,亲自将指挥权交给新来的政委和副师长。”说完,他拖着那条受过伤的腿,一瘸一拐地走出了会场。
此后,卢冬生前往抗日大学继续深造。在全面内战爆发后,部队重组为120师时,他再次被任命为358旅旅长,但他依旧坚持不去任职,因此,这个旅长职务由张宗逊代理,等待更合适的人选。
到了1938年,卢冬生因战斗中留下的伤痛前往苏联接受治疗。他与刘亚楼、李天佑、钟赤兵等人一起赴苏,在休养的同时,又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。期间,他不仅学习了系统的军事理论,还克服了俄语的难关。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,卢冬生前往驻苏联远东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从事工作。
在抗日战争胜利后,卢冬生与苏联红军一起进驻东北,随后返回部队任职。他先后担任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和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务。然而在12月,因苏联士兵违反纪律引发骚乱,他出面制止时不幸遇难。这位本来有机会在东北战场上大展宏图、成为开国元勋的英才,因捨己救人而丧生,实在令人感到无比惋惜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泰国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